top of page

Apr 18, 2025

像藝術家一樣思考——談談藝術教育與盜火的竹風夏令營

唸藝術的學生常會想到:我為什麼會選藝術,明明已有無數人告訴你,成為藝術家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,當中可能涉及才華、機遇。努力考上藝術學校後,發現大海外仍有汪洋的感覺:嘩!真的能拼贏那麼多人,讓世人看見嗎?真的可靠藝術工作養活自己嗎?可能最後發現能當上藝術家的,其家庭經濟能力也不差,到最後只感嘆:啊!某某某不過是在圈內撐得夠久,便上神壇了。

文|何應權

像藝術家一樣思考——�談談藝術教育與盜火的竹風夏令營

Apr 4, 2025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三:我曾經以為AI會幫我填好一首詞

這週 ChatGPT 又再次成為社交間聊起的頭版話題,彷彿每次模型的更新都像以前賈伯斯時代的Apple發佈會,告訴人類:AI又如何在生活中佔更多的位置。

文|何應權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三:我曾經以為AI會幫我填好一首詞

Mar 21, 2025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二:標記回憶的旋律

我常常會用一段旋律來標記回憶。
小時候,當情緒無處安放時,常會把耳機往耳朵一塞(還是有線耳罩式的那種),嘗試把或糟糕或歡樂的回憶,用一段旋律或一首歌來記著,彷彿從此情緒便擁有身軀,長出四肢,找到適合自己的輪廓。

文|何應權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二:標記回憶的旋律

Mar 7, 2025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一:尋找具有節奏的故事

在北藝大研究所時期,常會碰到貝克特的劇本,大部人知道他是荒謬劇大師,卻很少人知道他是一個拳擊愛好者,他熱愛在家裡或現場看拳擊比賽,那時便會想:看起來如此文質彬彬的貝克特,為何會愛上拳擊呢?

文|何應權

《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》創作日誌一:尋找具有節奏的故事

Nov 14, 2024

《誰殺了CiCi?》創作隨筆—角色的世界觀

前段時間在因緣際會下,我參加了一場美劇編劇工作坊,收穫最大的莫過於對於故事中的「人物」,也就是「角色」究竟該怎麼塑造。說故事的方法永遠有成千上萬種,如何說故事固然重要,但有魅力的角色卻是永遠能讓觀眾共情的不變真理......

文|劉天涯

《誰殺了CiCi?》創作隨筆—角色的世界觀

Oct 4, 2024

《熊出沒的森林》創作隨筆

今年三月,我去芬蘭駐村,因為飛機失接,陰錯陽差在香港滯留了一整天。我去了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,在書店花了兩個小時讀完了董啟章的一篇小說《安卓珍尼》......

文|劉天涯

《熊出沒的森林》創作隨筆

演出製作 | 編劇實驗室 | 戲劇工作坊| 排練空間租借 

Copyright © 2025 Voleur du Feu Theatre. All rights reserved
bottom of page